中醫調理長新冠 按穴道可舒緩
編輯:健康力、健康力百大醫師諮詢 2022/07/28

新冠肺炎確診康復後,有30-60%的人仍持續「長新冠」,出現疲倦、呼吸困難、情緒困擾、失眠和腦霧等症狀,且2到3成的人還比確診前嚴重!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柯富揚指出,染疫4週以上症狀持續存在,很可能有後遺症,若症狀存在時間長達3個月,並持續至少2個月,且不能用其它診斷來解釋,很可能就是「長新冠」!他也提醒確診民眾解隔離之後,仍要注意身體狀況。

為什麼會有長新冠?

中醫師公會全聯會表示,長新冠的成因可能是身體雖然清除了大部分的病毒,但腸道、肺部或神經系統仍潛伏病毒;或新冠病毒肆虐期間,身體有多種細胞受到感染,並引發過度活躍的免疫反應,即使急性症狀減輕,但發炎因子尚未完全平復,因而造成身體細胞失養,引發長期後續的症狀。

長新冠症狀

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賴香君表示,新冠肺炎因「疫戾」之氣而發病,屬於中醫的疫病範疇,而長新冠則是新冠肺炎急性感染後,人體的陰陽氣血尚未完全恢復,表現出各種虛勞的病徵。

根據調查,常見的長新冠後遺症包括疲勞28%、呼吸困難18%(呼吸急促、喘、胸悶、吸不到氣)、認知功能下降19%(腦霧)、情緒困擾(憂鬱23%、焦慮22%)、失眠12%、嗅覺障礙5%等,都是長新冠症候群。

中醫治療長新冠

中醫藥在新冠肺炎急性期時可幫助降低病毒對身體傷害;急性期過後則透過用藥與針灸,對確診者在康復期進行身體修護及體質調理,以降低新冠肺炎長期後遺症,對身體副作用較小。

賴香君醫師指出,染疫者最常出現四大類長新冠症狀,對症下藥的處方如下:

第一類型睡不飽,吃不下

屬於脾胃氣虛型,有疲倦、胃口不佳、腹脹、便稀軟等症狀,這類人建議服用黃耆、黨參、山藥、茯苓來改善。

第二類型睡不飽,吸不到氣

屬於肺胃陰虛型,感覺胸悶、口乾、心悸或乾咳,可服用紅景天、西洋參。

第三類型想不開

屬於肝鬱氣滯型,有憂鬱、焦慮、失眠等現象,可多沖泡薰衣草或玫瑰飲用。

第四類型記不住

屬於清氣不升型,如注意力不集中、腦霧等,可取黃耆、黨參、天麻等進行食療補腦。

另外,染疫者很容易咳嗽,後鼻咽部、咽喉有痰黏感,在中醫屬於「痰」的範疇,賴香君醫師建議可使用麥門冬湯、桔梗湯、栝蔞實等中藥調理;而適當按摩穴道如百會、印堂可增強記憶,足三里、合谷可補氣,太衝、內關有助於放鬆心情,對於緩解長新冠症狀也有效果。

 

表一:長新冠自我診斷表

□COVID-19發病後三個月

□不適症狀持續長達兩個月以上

□沒有其他可能引起這些症狀的潛在疾病

 

延伸閱讀:

按摩2穴道 3招對抗長新冠   新冠口服藥治重症 防疫茶強化保護力


文章來源:健康力百大醫師諮詢、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

關鍵字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