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腸癌有徵兆 三大症狀快就醫!
編輯:健康力、健康力百大醫師諮詢 2022/04/12

在台灣,每年約有1.7萬人被診斷為大腸癌,平均每30分22秒就有1人被列入大腸癌的黑名單。大腸癌是治癒率很高的癌症之一,透過定期篩檢可揪出身體潛在的肉與癌症,目前國建署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,但這兩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降低民眾至醫療院所接受癌症篩檢與治療的意願,也提高罹患大腸癌的風險。

與家族遺傳、基因有關

防癌如防疫!大腸直腸癌主要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造成,若能早期發現並予以切除,就可減少癌症的發生

臺北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世慶教授指出,大腸癌患者就醫時最常見的症狀為腹脹腹痛、血便中帶有黏液便,以及明顯排便習慣改變(一子腹瀉、一下子便秘)等。除了上述自覺症狀外,其它如大便變細小、經常性腹瀉或便秘、體重減輕、貧血、可觸摸到腫塊等,都是大腸直腸癌的高風險症狀,應立即檢查。

大腸癌的危險因子多半和生活作息有關,包括肥胖、高脂肪食物、紅肉、低纖維飲食、抽菸及飲酒等,尤其肥胖的人罹患大腸癌風險,比一般人高於1至2倍。

臺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醫師表示,大腸直腸癌患者中約2成與家族遺傳、基因有關,其餘8成則與年齡、肥胖以及飲食、生活習慣等後天因素有關,因此民眾應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,維持穩定作息,就算是無症狀,50歲後每兩年一次應做糞便潛血檢查,高風險族群則應更早進行大腸內視鏡檢查!

標靶藥物提高疾病控制率

降低罹癌率的重點是「預防勝於治療」,定期篩檢可早期發現癌症,或阻斷癌前病變進展為癌症,以大腸癌來說,即使確診,愈早發現大腸癌,存活率高達九成以上,而標靶藥物問世後也為晚期大腸癌帶來新曙光。

臺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黃聖捷醫師表示,以往患者一聽到癌症進展成第四期,會非常沮喪失落,甚至想放棄治療,現在大腸直腸癌第四期可透過不同化學治療與標靶藥物的組合,第一線總緩解率可達7成、疾病控制率更高達9成。依照目前健保規範,大腸直腸癌患者於第一線到第四線治療,若能持續使用健保標靶藥物,整體存活期中位數可達近兩年半。

 


文章來源:健康力百大醫師諮詢、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

關鍵字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