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童沒疫苗 6種食物組成「免疫力」金鐘罩
編輯:健康力、健康力百大醫師諮詢 2022/03/28

台灣疫情近日多點爆發,27日新增83例本土個案,成為時隔九個月之後,單日本土數新高。其中六起群聚案分布在新竹、基隆、新北、桃園與台東等處,社區感染風險增高。令家長憂心的是,目前中央疫情指揮不開放5~11歲兒童施打新冠疫苗,除了做好勤洗手、戴口罩的防疫措施之外,如何增加「免疫力」成為重要課題。擁有廚師證照的營養師廖欣儀指出,均衡營養才能讓免疫功能正常發揮,並指出六大營養指南缺一不可!

每天一餐以雜糧飯取代精緻澱粉:

生長快速的學童能量消耗大,補充足夠的熱量與營養素非常重要,每餐都要吃足全榖根莖類來補充能量。而雜糧飯或全穀根莖類與白米飯等精緻醣類相比,含有更多的維生素B群、礦物質與纖維質,因此建議每天至少一餐以雜糧飯取代白米飯,或是吃地瓜、馬鈴薯或南瓜等原型全榖根莖類為主食,獲取更多元的營養素。

優質蛋白質:

蛋白質是免疫蛋白的重要物質,缺乏蛋白質時會讓免疫力下降,因此每餐應要攝取足夠的豆蛋魚肉類,獲取足夠的蛋白質來生長及維持免疫系統。一餐至少吃一個手掌大的豆蛋魚肉類,而海鮮魚肉類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,相較與其他肉類還有EPA及DHA等Omega-3脂肪酸,鋅含量也不錯,對於發育中的學童是不錯的蛋白質來源。

每日一堅果:

人體若缺乏油脂會讓代謝異常、免疫功能下降 ,因此每日應補充好油脂。堅果類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,還有礦物質如鉀、鎂、銅、鋅與膳食纖維,小小一顆堅果有大大的營養,因此衛福部推廣「每日一湯匙堅果」,就是希望大家養成適量吃好油的習慣。正值發育期的學童及青少年,平日若能以堅果類取代零食好處非常多,除了減少精緻醣類的攝取,也能增加平時較少吃到的好油,讓營養更均衡。

多蔬果:

五彩的蔬果中含有許多抗氧化的營養素與植化素,可調整身體免疫功能,且蔬果中的膳食纖維可增加腸道好菌,維持腸道健康並提高免疫功能。蔬菜建議每天至少300克(3盤),水果則是每天2顆拳頭大的水果即足夠。

少加工品,多原型食物:

根據調查顯示,蔬果吃太少、攝取過多精緻食品或是加工品的學童,生長發育有受到不良影響,易有營養不良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免疫力變差等情形,因此應減少加工品與含糖飲料攝取,養成多吃原型食物的好習慣,來打好健康基礎。

補充足夠水份:

水在體內扮演很重要的角色,包括消化吸收、調節體溫或代謝廢物等功能。學童常因活動量較大,水份有容易消耗的情形,因此我們要提醒隨時補充水分,別等口渴再來喝水。特別提醒,學童要保持良好免疫力,除了要均衡飲食外,充足的睡眠與規律的運動也很重要,三管齊下才會有良好的抵抗力。


關鍵字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