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腎臟病用藥及常見副作用包含下述幾種:
目前常見的腎臟用藥主要有八大類,包含降蛋白尿、降血壓、口服磷酸鹽結合劑、鈣質補充、改善貧血、降血脂、腎功能保護劑、降尿酸,各類藥物的作用機轉、用藥時機及副作用如下:
| 
			 藥物種類  | 
			
			 用藥時機與作用機轉  | 
			
			 常見副作用  | 
			
			 注意事項  | 
		
| 
			 降蛋白尿 
  | 
			
			 抗發炎及抗氧化作用,減少腎臟發炎,並降低蛋白尿  | 
			
			 噁心等腸胃不適症狀 
  | 
			
			
  | 
		
| 
			 降血壓  | 
			
			 降低血壓,改善尿酸,有效改善減少蛋白尿,常當作治療腎病高血壓合併蛋白尿患者的第一線用藥,可抑制腎小球硬化  | 
			
			 低血壓、暈眩、高血鉀、頭痛、疲倦、腹瀉、背痛等 
  | 
			
			
 
  | 
		
| 
			 口服磷酸鹽結合劑  | 
			
			 若有高磷血症時,會有皮膚癢、骨頭疼痛等症狀,可藉由「磷酸鹽結合藥物」與食物中的磷酸鹽結合,達到降磷目的  | 
			
			 便秘、噁心、嘔吐、脹氣…等 長期服用含鋁磷酸鹽結合劑如氫氧化鋁,可能造成鋁中毒  | 
			
			
  | 
		
| 
			 鈣質補充 
  | 
			
			 出現低鈣血症,可能有高血壓、心律不整、抽搐、腹痛、食慾不振以及腎臟損壞,需要補鈣(碳酸鈣、檸檬酸鈣)  | 
			
			 高血鈣、皮膚炎、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等 
  | 
			
			 --  | 
		
| 
			 改善貧血  | 
			
			 治療紅血球生成素缺乏引起之貧血  | 
			
			 血壓升高、骨骼關節疼痛和畏冷等類似感冒症狀。常見不良反應:腹瀉、噁心嘔吐、疼痛、頭暈、頭痛等。鐵劑會有便秘、黑便、噁心等副作用  | 
			
			 --  | 
		
| 
			 降血脂  | 
			
			 有效減緩腎絲球過濾率(eGFR)退化速度和降低蛋白尿,減少心血管併發症的死亡率  | 
			
			 肌肉痠痛(橫紋肌溶解)、肝功能上升  | 
			
			
  | 
		
| 
			 腎功能 保護劑  | 
			
			 主要作為化痰劑  | 
			
			 --  | 
			
			 --  | 
		
| 
			 降尿酸  | 
			
			 降低尿酸、改善痛風、腎功能(eGFR)和降低心血管疾病併發的死亡率  | 
			
			 皮膚過敏、紅疹(嚴重會有史蒂芬強生症候群)、骨髓抑制、貧血、白血球及血小板降低  | 
			
			
  |